【文/观察者网 周毅】
随着AI落地进程的不断深化,"技术宅"终于不用再为沟通问题头疼了。
身为"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",艾为电子拥有近千款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,覆盖消费电子、物联网、工业企业和智能制造等领域--可以说,很多人眼睛看到的、耳朵听到的、平时用到的设备,可能就有一颗"艾为芯"--凭借其技术实力,艾为电子曾斩获上海市质量金奖。但这样一家众人眼里的硬核"技术宅",也有自己的烦恼:沟通。
艾为电子的产品多达数千款,光分类就有几十种。数以千计的产品,技术参数各不相同,又都涉及极其专业的知识。面对客户的咨询,普通客服人员根本无法给予精准的解答。为此,艾为电子中的七八十名技术专家,不得不当起了E人:在本职技术工作之外,每天投入大量时间来回复顾客的专业问题。
直到大模型应用进入产业场景,中国企业数字化加速转入后半场,改变开始发生。
钉钉和艾为电子联合打造了艾为专属模型,并搭建IC智能客服。它比传统问答机器人更聪明,可以更好地理解产品资料和对话上下文,给予客户更准确、流畅的回答。这个随时在线的客服,不仅可以7×24小时提供服务,而且还可以通过钉钉"客联"解决方案,为艾为电子产品顾问的随时介入提供入口。
这是一场从人工到人工智能的跃迁。
放眼全球数字化进程,无论是早期IT技术的出现,还是近期大模型等AI技术的勃发,效率革命始终是其不变的主题。数字化并不是一个空中楼阁般的概念,也不是一个可以搞定一切的"法宝",它改变的是人和人、人和物、人和事交互的方式。数字化提供的是一种可能性:为人们扫清障碍,帮助人们"务实成功"。
这也是钉钉过去在做,现在和将来要做的事情。
去年8月,钉钉将智能化底座AIPaaS开放给生态伙伴和客户,用大模型团结各方"将产品重新做一遍";继创新产品"数字员工"之后,今年1月9日,钉钉正式发布AI助理AI Agent,迈向高频和开放的AI智能助理平台……在大模型开启的新一轮技术浪潮中,基于钉钉基座的数字化工具进一步深入各行各业。
沿着AIGC(生成式人工智能)浪潮向生产力领域再进一步,是钉钉对智能化趋势的前沿判断,也基于钉钉长期的价值思考:中国的数字化是务实的,它在工厂甚至田间地头之中。普惠、敏捷和低成本的数字化工具,将帮助大中小企业获得穿越周期,拥抱数字韧性的能力,而钉钉也将在推动这一进程的过程中,获得自己的回报。
当中国制造遇见效率革命
2015年5月,国家公布《中国制造2025》,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3个十年规划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。它为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指明了道路:这个规划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,以提质增效为中心,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,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。
后来的人们可能很难想象: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,更灵活、更聪明、更集约的"中国智造",就已经照进了现实。在中国建设开放市场的历程中,服装行业向来被认为是"劳动密集型"产业,哪怕它看上去离"数字化"很远--但事实是: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身上,人们正在看见越来越多的"数字范儿"。
例如百丽时尚集团。作为一家大型时尚鞋服集团,百丽时尚在中国300多个城市拥有近10000家直营门店,多元化的自有和合作品牌约20个。从设计到制造,从零售到管理……如何实现全链路流程更加高效,促使百丽时尚成为行业内最早一批数字化转型的鞋服企业。历经十年的发展迭代,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发展情况,百丽时尚已经搭建了行业中领先的数字化体系,但数智化的探索仍在不断升级。
比如,在百丽时尚的业务模式下,补货是个高频场景,与供应链有强关联,并且基本每周都会发生。补货场景非常繁琐复杂,涉及到总部品牌、各大地区品牌、总部/地区/城市货品等多达数百个业务组织,从生产到零售,整个业务链路很长,需要用到多种系统,信息的传递也涉及IM、邮件、OA、电话等多种渠道。
在这个过程中,"看信息"和"做操作"分散在不同的系统和工具里:工作人员可能要一边看邮件,一边弄后台,信息和操作没有同屏,数据和业务也是分开的,如果员工在出差,很容易错过邮件信息和对应节点。
这是鞋服行业常见的场景,过程复杂,提效困难。
如何才能让这一过程的效率提升?"信息一致"就很重要。
在钉钉的底座上,百丽时尚对"补货"这一业务场景进行了一次阶梯式的数字化升级:先是把全国所有参与补货的人拉到群里,用群消息代替邮件、微信和电话通知。一来,钉钉减去了漏看邮件、漏接电话的尴尬;二来,钉钉有"未读/已读"显示,本质上是以信息发出者为主体的,跟微信、短信和电话以"信息接收人为主体"的逻辑存在区别,方便沟通向业务看齐。
在钉钉提供的底层能力之上,百丽时尚开始将业务流引入群聊之中。通过群聊、群卡片,员工就可以进行补货相应的操作,并交由对应的负责人逐级审批。消息、操作和审批可以在一个群内完成,省去了以前"分屏操作"的烦恼;以钉钉群为基础,百丽时尚还分别建立了组织群(根据组织架构关系)、项目群(以项目为驱动,跨个人和跨团队的群)和业务流群(面对补货等场景),进行标签化、组织化的工作群管理,效率大大提升。
数字化的沟通工具,帮助百丽时尚朝着智能制造再迈一步:管理工具升级,让快速补货甚至柔性制造进一步加强,员工在办公室、在出差路上,都可以通过IM即时通讯工具发现和处理需求,离市场更进一步、更快一步;钉钉推动了信息和操作的"并联",百丽时尚可以进一步实现账(单据)实(货物)相符、账账相符,将库存周转效率提升到极致。
通过钉钉AI提供的底层能力,百丽时尚还迎来"商品数字员工",商品收发数据差异等场景问题,都将有AI助理帮忙。未来,百丽时尚将把AI助理进一步拓展到单据执行跟进、调货等更多业务场景。
不难发现:中国企业的数字化不是一个飘渺的概念,也不是"让技术武装到牙齿",更确切的比喻是:数字化是让数字技术成为一家企业的基因。如果说信息化的核心是"在线",是联网;那么数字化的核心就是"实时",是信息、组织和业务的联动和协同。从IT到AI,数字化是一场贯穿中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效率革命。
让中小企业也能"举重若轻"
在艾为电子和百丽时尚身上发生的故事,只能代表中国企业数字化的一个方面。由于技术积累不同,生命周期差异,并非所有企业都能复刻他们的数字化。例如百丽时尚和钉钉之所以选择"共建",不仅仅是因为百丽时尚长时间和大量资源的数字化投入,还因为百丽时尚几乎是全链路自营的,这为业务流和数据流闭环提供了土壤。
一枝独放不是春。让不同周期的中国企业共享数字化机遇,才是那个更复杂、更现实、更长远的命题。
大企业的数字化,几乎都不是一张白纸--这也给我们提供了反向思路:从资源管理的ERP、客户管理的CRM,到后面的SaaS(软件即服务)化订阅,传统的解决方案逻辑基本都是"匹配",要么是企业去适应方案,要么是方案来适用企业,人们始终需要不停地去找一双适应脚(业务)的鞋(工具)。
能不能根据一双脚来做一双鞋呢?
传统模式下,这样做难度很大:投资大、耗时长、见效慢,受限于技术、资金和人力条件,企业很难拥有自己的"原生系统"。直到低代码路径的横空出世,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能--自2014年Forrester提出"低代码/零代码"理念以来,它就成为全球新一轮数字化竞争的前沿领域。
钉钉通过数字化平台+低代码能力开放,长期向企业提供低成本、低门槛、高效率的数字化工具组合。钉钉低代码开发工具中,既有官方产品,又有三方产品,企业仿佛置身一个巨大的"积木世界",可以结合自己的需要,来选择对应的工具。山东龙辉起重机械有限公司,仅用3万元,就搭建了200多个应用,全面串联起工厂里的"财、物(设备物料)、人(组织管理)、事(任务流程)"--传统模式下,国外专业的ERP软件报价就需要2000万元。
省了钱,省去了接待专家和学习软件的时间和精力成本。低代码,让以终为始,业务驱动的设想成为现实。
如今人们有望向智能化再进一步。本月,钉钉发布7.5版本更新,正式推出AI助理等新产品,每个人、每家企业都可以定制个性化的、专属的超级助理。AI超级助理有望成为企业最喜闻乐见的AI应用超级入门,钉钉也有望在低代码的基础上,向高频和开放的AI智能助理平台迈进。
或许,这是只有在中国才能看见的究极浪漫。
中国不只有大型企业,还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。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1月,我国市场主体达1.7亿户,其中个体工商户1.14亿户,约占总量三分之二,带动近3亿人就业。在中国,未来数字化不仅仅是大中型企业的"大餐",也可以成为中小微企业乃至个人的"小菜"。钉钉始终坚持将选择权留在每个人手中。
让所有人平等地拥抱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浪潮,这件事真的很重要。
数字化转型:一场面向所有人的"务实成功"
一个有趣的事情是:和蒸汽化、电气化这些人类过往的效率革命相比,数字化概念本身,似乎比其应用要复杂得多。在百年大变局面前,每个人每家企业,现在可能或多或少已经接入了数字化。但真要问一千个人什么是数字化,可能会获得远超一千种解答。
不过有一个共识基本是无需置疑的:面对全球不确定性,人们都需要数字韧性。
钉钉总裁叶军曾表示,数字韧性有三个核心特点:敏捷组织、激发个体、全链路数字化。前两者并不难理解,值得展开的是后者:全链路的韧性,指的是"人财物事产供销研"的数字化,每个环节数据在线可串联,"往往能让决策变得没有时差、也没有误差",用数据决策来反推业务增长和改进,最终提升企业的经营质量。
数字化不是让企业一了百了,甚至起死回生的"灵丹妙药",但它是解放和释放生产力,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工具。
自人类社会从信息化时代迈向数字化时代以来,商业市场上就出现了"体用之辨"的观点分歧。围绕数字化是主体还是工具这个问题,人们见仁见智。从百丽时尚的实践可以看出,作为一种工具,数字化很难解决业务本身的竞争力问题,或者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,它更多时候改变的是资源呈现的方式:资源是给谁的?资源是由谁管的?
这或许也是一种启发:大道至简。数字化代替不了对具体业务的思考和耕耘,代替不了对技术的尝试和创新,更代替不了权利和责任。数字化的爆发力不在概念里,而在每一个具体业务,每一次沟通和交互之中。数字化是辩证法的一种回归:扫清沟通、工具上那些旁支末节的阻碍,让人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回归竞争核心。
或许,这也是钉钉的积极作为所在。钉钉带来的并不是设计、制造和供应链方面的"硬实力"--这是企业自己的功课。钉钉带来的是沟通等环节的效率提升,升级、改革的是传统链路中的低效率甚至"不效率"。数字化重塑的不仅仅是组织关系,还有业务和产业甚至产业链交互的方式。钉钉要做的,是所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辅助。
从2015年创立至今,钉钉累积帮助超过2000多家企业和组织进行数字化探索;从钉钉1.0到钉钉7.5,钉钉的每一次更新,都在引入最前沿的技术和解决方案,深入行业一线,帮助人们解决问题。钉钉是参与者,也是见证者:在数字化工具的帮助下,即使是那些看上很落后的车间,看上去很贫瘠的地头,也可以插上数字化的翅膀。
任何务实的、有梦想的企业,都可以拥抱创造的天空,让进步发生。